泳池里的“奇迹少女”12岁于子迪的泳坛突围之路

在2025年新加坡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,12岁的于子迪以0.06秒的微弱差距与奖牌失之交臂,却用2分09秒21的成绩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,也让全世界再次记住了这个来自中国保定的“小孩姐”。从水上乐园的懵懂戏水到世锦赛的巅峰对决,这个尚未褪去稚气的少女,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着世界泳坛的年龄纪录,她的故事里,藏着天赋、汗水与超越年龄的坚韧。

图片

于子迪(左)在比赛中。

0.06秒的震撼世锦赛上的“后程旋风”

新加坡华侨银行游泳馆的灯光聚焦在泳池中央,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的哨声划破空气。当世界纪录保持者麦金托什、美国名将沃尔什等顶尖选手跃入水中时,转播镜头却频频扫向第七道——那个面庞稚嫩的中国小将于子迪。

0.67秒!于子迪的出发反应速度位列全场第二,身体如锦鲤般切入水中。前100米的蝶泳与仰泳是她的强项,手臂划水的幅度与频率远超同龄选手,很快便稳居第三。但进入蛙泳阶段,她的节奏明显放缓,名次跌至第七,看台上的观众不禁屏住呼吸。就在所有人以为“小将经验不足”的剧本即将上演时,最后50米自由泳,于子迪突然爆发——打腿频率骤然加快,身体在水中如箭般穿梭,连续超越两位对手,最终以指尖触壁的瞬间定格成绩——2分09秒21,第四名。

这个成绩距离领奖台只差0.06秒,同时也成了赛后媒体热议的焦点。国际泳联官网用“史诗级冲刺”形容她的表现,数据显示,她的自由泳分段成绩比银牌选手快1.55秒,仅比冠军麦金托什慢0.01秒;更令人惊叹的是,决赛成绩较半决赛提升1.01秒,创下游泳世锦赛55年来最大单赛进步纪录。

“当时就想着往前冲,教练说最后50米别留力。”赛后采访时,于子迪攥着毛巾,脸上还带着水珠,语气里的不甘清晰可闻。这个12岁的姑娘或许还不懂“0.06秒”意味着什么,但在她同队友一起获得女子4×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时,国际泳联为她贴上了标签——世锦赛游泳项目历史上最年轻的决赛选手,自1936年以来国际大赛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。

水上乐园的起点 被教练“盯”上的水感少女

于子迪与游泳的缘分,始于6岁那个燥热的夏天。“我爸带我去水上乐园玩,就觉得在水里泡着特凉快。”她回忆道。当时谁也没想到,这个在水上滑梯旁追着浪花跑的小女孩,会在几年后成为世界泳坛的焦点。

保定市游泳队教练李超至今记得初见于子迪的场景,“她不是那种特别活跃的孩子,但一到水里就不一样。别的小孩还在怕水,她已经能自己浮起来,划水的感觉特别顺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‘水感’,天生的。”在游泳馆“蹭凉”的日子里,李超主动找到于子迪的父亲,提出让孩子接受系统训练,这个建议成了她泳坛之路的开端。

进入保定市游泳队后,于子迪的生活被切割成“学校—泳池”两段。每天放学后,当同龄孩子在看动画片时,她已经背着泳包出现在训练馆,跟着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划水、打腿。

2022年2月,9岁的于子迪凭借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成绩,被选拔进入河北泰华锦业游泳俱乐部,加入河北省游泳队二线集训。在这里,她第一次接触到专业的体能训练和技术分析,教练为她量身定制了“四项均衡发展”的计划——这也为她后来在混合泳项目中崭露头角埋下伏笔。

从全国赛场到世界舞台“小孩姐”的飞速成长

2023年3月,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上,10岁的于子迪第一次站在全国性赛事的出发台上。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,她游出4分53秒46的成绩,位列第十。这个名次不算耀眼,但较半年前的队内测验快了10秒,足以让业内注意到这个进步神速的小将。

真正的爆发发生在2024年5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。11岁的于子迪报名了10个单项,出战17场比赛,最终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中斩获银牌,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奖牌得主。“小孩姐”的名号从此传开,这个称呼里,藏着人们对她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实力的惊叹。美国权威游泳媒体SwimSwam连续发布两篇专题报道,标题直指“中国11岁少女改写青少年游泳历史”。

2025年全国冠军赛,于子迪的表现更是“炸裂”,2金1银的成绩让她一举拿下3项世锦赛参赛资格,7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。按照世界泳联规定,14岁以下运动员通常无法参加世锦赛,除非达到A标。于子迪用实力“挣”来了入场券,成为中国游泳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选手。

世界泳联在社交媒体上称她为“轰动性人物”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等多家海外媒体纷纷撰文报道,称赞她的成绩不仅超越了所有同龄选手,甚至逼近成年组顶尖水平,成长速度极为罕见。

挑战与蜕变12岁的肩膀上扛着热爱与坚持

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在赛场上无所畏惧的小将,也曾有过“想放弃”的时刻。2024年4月,全国冠军赛前夕,于子迪陷入了低谷。“当时就是觉得累,不想练了,看到泳池就烦。”她坦言。河北省游跳运动中心副主任刘海涛解释:“她属于易胖体质,青春期又容易发胖,训练量比同龄选手大很多,加上学业压力,情绪难免有波动。”

那段时间,教练、队医、父母轮番和她谈心,启蒙教练李超甚至带她回忆了刚入队时的训练情景。“听到自己当时那么小,却拼命想跟上大队员的样子,突然就觉得,不能半途而废。”于子迪说。

她的坚持背后,是整个团队的支撑。教练为她科学制定训练计划、膳食营养;奥运冠军李冰洁则像大姐姐一样,分享自己的大赛经验:“冰洁姐姐告诉我,紧张的时候就想技术动作,把注意力放在水里。”

这种支持在世界赛场上依然延续。新加坡世锦赛期间,她依然按照日常节奏进行。早晨6点起床压柔韧,午休写作业,赛前两小时听教练用平板电脑分析对手录像。半决赛前夜,她发现加拿大选手麦金托什的转身视频,反复看了二十几遍……

未来可期 泳池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

世锦赛的经历,让于子迪收获的不仅是成绩,更是视野的开阔。她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与麦金托什同场竞技后,认真地说:“我要学她的转身技术,她是我的目标。”罗马尼亚名将波波维奇则公开表示:“她12岁的成绩比我当时强太多,我12岁时的全国纪录比她慢7秒。”

女子200米混合泳铜牌得主、加拿大名将哈维寄语:“我也曾是青少年选手,知道大赛经验有多宝贵。洛杉矶奥运会不远了,我们一定会再看到她。”美国选手沃尔什则称赞:“她的天赋肉眼可见,但更难得的是拼劲,这会让她走得很远。”

如今,结束世锦赛征程的于子迪已回到河北游泳队,投入到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备战中。训练间隙,她依然像个普通女孩,喜欢玩各种玩具,会和队友聊天,偶尔还会拿出课本补习功课。“我还是个学生呢。”她笑着说,“游泳和学习,都不能落下。”

对于未来,她的目标清晰而坚定:“下届布达佩斯世锦赛,我想站上领奖台;更远一点,想参加奥运会。”这个12岁的少女,还不懂“天才”的定义,只知道“努力训练”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。

泳池里的水波还在荡漾,于子迪的故事才刚刚展开。0.06秒的遗憾,终将成为她前进的动力;而那些日复一日的坚持,那些超越年龄的坚韧,终将让她在未来的赛场上,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(部分资料由泰华锦业游泳俱乐部提供)

本文转载自体育生活报,仅用于传播分享信息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(0)
冀录者的头像冀录者
上一篇 1天前
下一篇 20小时前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19543979527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jiluzhebaodao@fox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欢迎访问体育冀录社下属网站体育全冀录,获取河北体育最新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