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银球弧线划过阳和楼的飞檐翘角,当清脆击球声裹挟喝彩穿透古城夜色,当璀璨灯火为隆兴寺的红墙金瓦染上动感光晕——10月26日,2025“正定乒乓”全民联赛在正定县阳和楼东广场圆满收官。这场自8月16日启幕,持续两个多月的“乒乓盛宴”,以“全域联动”的创新理念和“全龄共享”的顶层设计,点燃了全民健身的热潮,更探索出一条体商文旅深度融合的城市发展新路径,成为激活消费、彰显古城魅力的“全民健身样板”。
赛事升级破界:
从“专业赛场”到“全民IP”,让乒乓融入城市肌理
作为石家庄市体育局与正定县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品牌赛事,2025“正定乒乓”全民联赛始终坚持“零门槛、全龄参与”的办赛理念,打破“专业”与“业余”的界限。收官之战现场,各年龄组选手同场竞技,亮点纷呈:老年组球风沉稳、尽显功底,中年组技术扎实、战术精准,少年组反应迅捷、打法灵活……最终,新华区来搏队获中年组、老年组、初中组等组别冠军,充分展现了赛事“全民参与、专业运营”的双重特色。

而最具人气的“谁是球王”“小小球王”擂台赛,更以“周擂主晋级月擂主”的创新赛制点燃全城热情。场边备有球拍与球台,市民游客路过即可挥拍上阵,从“旁观者”秒变“参赛者”。随着张昊瀚捧起“谁是球王”总冠军奖杯,曹辰洋在“小小球王”角逐中胜出,“正定乒乓”已从一项赛事,升华为承载全民热爱、彰显古城气质的城市文体IP。


全域场景创新:
乒乓与古迹共鸣,打造“文体旅融合新范式”
区别于传统赛事的“单一赛场”模式,本届联赛采用“一主多分、全域联动”的布局。阳和楼主赛场之外,荣国府、赵云庙、隆兴寺等文旅地标同步化身“乒乓赛场”,并联动“冠军摇篮”河北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,整合全县近百处乒乓球场地——每一处古迹都跃动着乒乓的节奏,千年文脉与现代体育在此交融,让比赛成为一场“可沉浸的文化体验”。

荣国府内,选手在《红楼梦》主题场景中挥拍,与“宝黛钗”等NPC互动,再现古典意境;赵云庙前,“子龙擂台赛”以三国文化为背景,气势恢宏;隆兴寺外,传统与现代在此共鸣……这些创新不仅将观光“流量”转化为赛事“留量”,更实现了文化、旅游与体育的“乘法效应”——游客在观赛中读懂古城历史,市民在运动中感受文脉传承。
多元赋能城市:
以“小银球”转动“大发展”,激活消费新引擎
从“乒乓赛事”到“多元场景”,本届联赛构建起“赛事+健身展演+娱乐互动+文艺演出+文旅消费”的融合生态,形成“引流—转化—增值”的完整闭环。主赛场内,文艺演出轮番登场,乒乓趣味游戏吸引亲子家庭参与,文旅知识问答送出景区门票;赛场外,“赢得比赛免门票游景区”等优惠活动,将赛事热度迅速转化为消费动能,本次联赛持续时间长,直接带动餐饮、交通、住宿、商业等领域消费,真正实现了“以赛促旅、以旅带商、以商彰文”的良性循环。

更值得期待的是,主办方已明确将持续放大赛事品牌效应——在2025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2026年“正定乒乓”全民联赛计划于明年5月至10月举办,将以更丰富的互动体验、更具国际视野的赛事设计,吸引全球目光聚焦石家庄。
这场全民联赛,早已超越体育赛事本身。它以“小银球”转动了城市发展的“大格局”: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正定方案”,为古城文化传承开辟了“年轻化表达”的新路径,更为新时代城市品牌塑造与产业融合树立了崭新标杆。当千年正定与国球乒乓持续共振,这座古城的活力与魅力,以更加鲜活、昂扬的姿态,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力。
来源:石家庄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
 
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