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4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项目女子54公斤级决赛在深圳宝安体育中心体育馆收官。我省拳击运动员常园经过三个回合的激烈鏖战,最终惜败于内蒙古劲敌赵轩,收获一枚银牌。

竭尽全力的拳台拼搏
作为本届全运会拳击比赛最受瞩目的对决之一,常园与赵轩的决赛吸引了全场的目光。
比赛中,常园依然展现了世界顶级选手的技术素养和顽强斗志。她在场上不断移动,寻求突破,组合拳进攻依旧果断而富有层次。双方在拳台上你来我往,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技战术对抗。尽管最终获得了亚军,但常园在整场比赛中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和职业态度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尊重与掌声。
从青奥巅峰到奥运涅槃
1997年,常园出生于河北一个武术世家。12岁时,因觉得“拳击很帅”,她毅然从武术、跆拳道转项,从此与拳击结缘。在传奇教练张喜燕的悉心调教下,她的天赋迅速兑现——2014年南京青奥会冠军、2015年世青赛冠军……她实现了青少年级别的“大满贯”。步入成年赛后,她相继夺得全运会、亚运会冠军,成为中国女子拳击的领军人物。

然而,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2021年东京奥运会,作为夺冠热门的她意外折戟八强,遭遇了职业生涯最沉重的打击。那次失利让她一度萌生退意,但对拳击深入骨髓的热爱,让她选择了“熬下去”。经过八个月的沉淀与调整,她焕然一新地回归。最终,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,她一路过关斩将,成功摘金,也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最华丽的涅槃。
超越胜负的“拳击女神”
竞技体育没有永恒的王者。在本届比赛的决赛中,面对年轻选手强有力的冲击,常园拼尽了全力,展现了所有技术储备与战术素养,但最终未能如愿登顶。
赛后,常园的脸上难免透着一丝遗憾,但更多的是历经赛场沉浮后的平静与坦然。面对采访,她语气平和而真诚地说道:“每一场比赛都是全新的挑战,对手发挥得非常出色,值得这场胜利。虽然没能以金牌收官有些遗憾,但我为自己全力以赴而感到自豪。比赛也让我成长,教我改变。我在其他队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”
对一位历经三届全运会的老将而言,坚守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。本届全运周期,随着年龄增长,常园的身体恢复速度已不如前,每一次高强度训练都是对意志的极大考验。“确实比以前吃力很多。”常园坦言,“这次备战的确吃了不少苦头,但站上赛场,代表的就是一份责任,我没有理由松懈。”她将汗水与酸痛化作日常,默默承受。
正是这份责任感,让她在队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“定海神针”角色。她不仅严于律己,更毫无保留地将多年大赛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后辈。据悉,在本次比赛的赛前准备中,她主动帮助年轻选手分析对手、调整心态,用自己丰富的阅历为她们的征程保驾护航。
她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时一地的胜负,真正的英雄不仅在于永远胜利,更在于在每一次出场时都倾尽全力,无论结果如何,都值得被尊重。
来源:体育生活报(冯晶)
